近期高考放榜 叁鑫策略
又逢中考
有2组数据引发了
清远学生以及家长的热议
6月25日,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,其中普通类(历史)本科线464分,较2024年上浮36分,普通类(物理)本科线436分,较2024年降低6分。
另一组数据,今年清远有28535名考生,物理类与历史类考生比例接近1:1。而过去4年,广东物理类考生占全体考生比例均已超过58%,2024、2025年更是超过了60%。
这意味着什么?
又传递了什么信号?
6月7日,清远市清实学校高考考点,家长在校门外目送考生进考场。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
文科招生“瘦身” 叁鑫策略
物理类考生占比上升
近日,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还公布了《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考成绩各分数段数据》,查阅发现,历史类考生292200人,物理类考生440208人,物理类占比60.1%。全省本科上线率、特控上线率,物理类分别是62.8%、24.1%,而历史类分别是31.3%、7.1%。可以看到,物理类本科、特控上线率大大高于历史类,其中特控上线率更是历史类的3倍。2024年,全省物理类考生占比同样超过60%,物理类本科上线率、特控上线率,分别是56.3%、21.4%,而历史类分别是35.8%、7.1%。
数据变化的背后,是国家招生战略的调整。
2024年1月23日,教育部党组召开会议,明确提出要“要优化招生结构,引导高校加大理工科招生比例”。国家战略调整的背景下,不少高校宣布缩减甚至停招文科生。从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等新兴高校明确要求物理+化学选考科目,到中国人文社科领域顶尖学府——复旦大学将文科招生比例从30%-40%降至20%,再到河南、四川等多省高考,均有40到60所本科大学不招文科生。正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广东,省内高校也不断优化专业结构,设置各类特色创新班,提升理工科比例。
6月7日,高考首日,考试前老师与考生击掌鼓劲。清远日报记者 邱炜民 摄
以省内知名综合性大学中山大学为例,查阅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网可知,该校近三年,在广东招收的本科生中,物理类的人数均是历史类的4倍。其中,今年该校在广东招生本科3152人,其中物理类2500人,历史类591人,物理类招生是历史类的4.23倍。
这意味着,在我国高等教育格局正在重塑的大背景下,在未来一段时期内,相比历史类考生,近些年,物理类考生上线率更高,选择专业和院校的机会将比以往更多。而历史类考生,整体而言,竞争变得更激烈,机会也少了。
而据统计,2022年,清远物理类与历史类考生分别为13110人(占比54.2%)、11065人(占比45.8%);2025年,清远物理类与历史类考生分别为15155人(占比53.1%)、13377人(占比46.9%)。从2022年到2025年,清远物理类考生占全体考生比例变化不明显,甚至略有下降。而从全省来看,2022年物理类考生占比59.5%,到2024年占比已达62.6%。
探索初高中贯通培养新模式 叁鑫策略
“小学初中阶段学好数学,为将来初高中学习数理化打好基础很重要。”清城区一位初中数学教师认为,学生选择文科可能是因为兴趣,也可能因为理科学习困难。
国家职业规划师、广东省职教城(清远)产教融合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何杰也认同此观点,他认为,清远STEM教育(集科学、工程、技术、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)较全省发达地区起步晚,且活动覆盖范围有限,使得学生缺乏科学探索的机会,导致对理科兴趣不浓,基础没打好。总体而言,清远市高考物理类考生占比偏低是政策引导、教育资源、家庭环境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。
何杰建议,清远要优化教育资源,推广STEM教育,扩大科技创新活动覆盖面;增加物理教师,尤其是县中物理教师招聘名额,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并开展实践课程;初中阶段开始强化选科指导与职业规划,引入职业体验,让学生直观感受理工科职业的发展前景,引导考生合理选科。
6月9日,清远市华侨中学考点,高考结束,考生脸上神情轻松。清远日报记者 刘淑芳 摄
“确实,现在高校选拔人才的倾向已经很明显,必须从小学阶段开始做好引导,强化理科基础,明白要为大学培养怎么样的人才。”清远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回应,清远高考物理类考生占比偏低,和清远长期以来,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、育人方向衔接不够顺畅有一定关系。对此,清远已有所行动。近日,清远市市区初高中贯通培养暨广清接合片区校共体成立。清远市教育局组建了以清远市第一中学、清远市华侨中学、清远市第二中学为核心校的紧密托管型集团,分别对清城区松苏岭中学、清城区第二中学和清城区东城街第一初级中学实施托管办学,重点在办学理念、管理方法、教师培养等方面,探索将初中和高中教育进行系统性衔接的人才培养新模式。
“比如小学阶段,我们以3所学校作为试点,利用课后服务时间,开展科学类社团活动、趣味实验及数学思维课程,系统开发校本化科学探究课程。”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为进一步破除学段割裂痛点,从根本上提升清远教育的核心竞争力,清远计划面向中小学生实施科学素养培育“沃土计划”,面向具有创新潜质的高中学生实施“脱颖计划”,构建拔尖人才贯通培养机制。同时,正面向全市遴选60名学科骨干教练,进入名校参与实战带训;实施数学学科教师专业能力三年提升计划,培养500名数学骨干教师;专项开展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提升计划,培养骨干教师80名。
近日,清远市市区初高中贯通培养暨广清接合片区校共体成立。清远日报记者 钱敏敏 摄
振兴县中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分配
据统计,在全市37所普通高中里,2025年有13所普通高中的物理类高考生数量超总数的60%,大多为市属高中、各县(市、区)龙头高中及部分民办高中。而更多的学校,尤其是各县(市、区)里非龙头类的高中,历史类考生占比远超物理类,部分学校历史类考生占比超60%,有的甚至占比近90%。
“优质生源流失、优秀教师留不住,还是得振兴县中。”连山中学一位老师告诉记者,“去年中考,全县前100名只有三分之一留在连山,其余的全都去市里读高中。”这位老师坦言,连山县城几乎没有文化类的培训机构,学习氛围比不上城里的浓厚,不少外地老师到了服务年限就会离职,选择回到自己家附近就业。“山区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,高中三年也难改变,毕竟数学等科目若没有持续学习,一断就容易跟不上;若是学文科,努努力还有机会冲好成绩。”
今年高考,来自连山中学的黄同学以509分的成绩超历史类本科线,年级排名前五。回想起为何选择文科,她表示,相比理科,自己更喜欢也更擅长文科,“初高中时,我也参与过学校组织的理科培优班,但我可能理科基础比较薄弱,所以成绩提升得不是很明显。”黄同学表示,老师也曾建议她学理科,但她权衡了一下,还是选择了文科。
今年3月5日,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“部长通道”上宣布,今年将推出国家“县中振兴”行动计划。对此,清远也已经行动起来,近期先后出台“英德、连州两所学校首次面向清城清新招生”“清远市一中不再面向连州招生”等中考招生改革举措。针对全市,尤其是县域高中理科氛围不浓的问题,清远已明确将物理、化学实验操作成绩纳入清远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分,以评价导向倒逼学校加强实验室建设、设备更新与规范化的实验教学开展。市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,他们立足清远本土特色(如红茶产业、喀斯特地貌等),开发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课程资源,将抽象的理科知识转化为学生身边可观察、可操作的生活化探究项目,有效激发学习兴趣。依托“城乡结对”机制,向乡镇学校系统输出优质课程资源、实验设计方案及分层教学策略。同时实施教研员“定点联系”制度,开展沉浸式“蹲点教研”,聚焦课堂效率提升,切实提升乡镇学校教学实效性。
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透露,接下来还将引进更多广州等大湾区优质教育资源,进一步提升教育理念,学习广州人才培养模式,进一步提高县域学校提高优质师资招聘比例,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,振兴县中教育。
采写:钱敏敏 肖阳
编辑:罗璐
校对:张鍪
编审:田芳
叁鑫策略
盛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